伦敦奥运会赞助方案_伦敦奥运会收支情况
1.伦敦奥运会赞助商中有多少是中国制造?
2.为什么说举办奥运会会赚钱?
伦敦奥运会,能给笼罩在欧债阴云下的英国带来什么?全世界都在关注。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将英国列为为2012年经济前景最为悲观的国家之一。安永会计事务所表示,英国经济陷入停滞的?危险十字路口?。欧债危机对伦敦奥运影响几何?奥运会能否成为振兴英国本国经济、稳定英镑地位、重塑其在欧洲乃至世界领先地位的?强心针
伦敦奥运会,究竟是场?及时雨?,还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紧缩?办奥运
内要应对各行业工人的不断罢工,外要面对整个欧洲经济疲软的大趋势,英国政府的日子并不好过。
2005年,英国奥申委的奥运预算是24亿英镑。6年多过去了,预算数字已经增至92.98亿英镑,还有5.27亿英镑的紧急预算储备以备不时之需。其中,开幕式的预算已增加一倍,提高到8000万英镑;安保费用也追加了近3000万英镑。今年2月末,英国奥运部长罗伯逊表示,他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不超过92.98亿英镑的预算?越来越有信心?。
不过部长的信心显然没有化解民众的担心。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影响下,?硬撑着?没加入欧盟的英国并不能独善其身。毕竟伦敦奥运会从一开始就面临资金不足的窘境。欧债危机令伦敦奥运会两个主要基建工程预算10亿英镑的奥运村和4亿英镑的媒体中心的开发商资金一度长时间无法到位。为了节省开支,伦敦甚至取消了4项临时场馆的修建计划。一个明显的例子是2009年,伦敦奥运会一级赞助商北电公司(Nortel)的破产和退出,令组委会损失了约4000万英镑的赞助。
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U年第二季度,受欧美债务危机影响,英国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至0.1%,濒临衰退边缘。2011年第三季度增长虽超出悲观预期,但6月至8月的失业率上升至8.1%,失业人口增加11.4万人。从去年12月到今年2月份的3个月里,英国失业人数为265万,失业率为8.3%,再创16年来的新高。
2011年11月底,英国超过20个大型工会组织举行了全英联合大罢工,参加人数达到200万,这是英国自1979年以来出现的最大规模的罢工行动。
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近期的报告显示,即便欧元区能成功找到欧债危机解决方案,英国经济也有将近50%的几率重陷衰退。若欧元区决策者对危机只是敷衍了事,则英国经济重陷衰退几率将增加到70%。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负责伦敦奥运会事务的英国政府内阁大臣特里莎?乔维尔说:?如果早预料到现在经济低迷的情况,我确信肯定会有人反对将大量公共开支投入到像奥运会这样的工程中。?
在整体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形之下,英国包括射击、排球和水球在内的部分奥运会和残奥会运动队的经费被大幅压缩,比例高达50%甚至更多,另有4个残疾人运动队的经费也大幅缩水。
最为典型的是悉尼奥运会上曾为英国代表团赢得一枚金牌的射击项目。四年前他们备战北京奥运会的经费为550万英镑,而备战在自家门口举行的奥运会的经费则被削减为120万英镑。
经费的严重不足可能导致个别运动队无法坚持训练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之时。一些英国人因此担心,伦敦奥运会上有可能出现英国无法参加所有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尴尬局面。?75%是对未来的投资?
6月18日,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Sebastian Wood)在其官邸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并不认为欧债危机和财政紧缩政策会影响到比赛。因为奥运会有专门的预算拨款,现在执行的项目都在预算之内。
?75%的钱都会投资在赛后会继续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上,比如说奥运村在赛事结束后会变成居民区,有一些场馆会继续保留下来作为当地社区的运动设施,还有一些会拆除,但材料会重复再利用。?吴思田说,?可以说75%的投资都是对未来的投资,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于东伦敦地区的改造。?
对于奥运会主场馆的选择,伦敦奥组委没有在寸土寸金的伦敦闹市区做文章,而是把这次机遇给了伦敦的贫民窟东区,希望借助奥运会的契机,改变整个伦敦东区的面貌。英国《每日电讯报》的一个有趣的数据是,花在伦敦奥运会上的每一英镑中,有75便士,是用来改善整个东伦敦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主场馆建设在伦敦东区小镇斯特拉福德(Stratford),二战后逐渐演变为伦敦的?城市伤疤?:?浮尸、**、火烧车、抢劫、非法偷渡移民这里简直就是一个罪恶之城。?伦敦奥运城总规划师游邑这样告诉记者。对于斯特拉福德的改造,游邑考量的不是4年一期的设计案,而是长达25年以上的重生计划。除了有像花瓣一样可以自由开合、改变造型的?伦敦碗?,曾经的污水沟如今已是清澈一片,并预计在数年之后开放河道巴士。
游邑向记者描述了一个美丽的?新世界?:通过25年的改造,斯特拉福德地区将转变成为自给自足的?循环生态城?,成为英国规模最大的?零碳社区?。
吴思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希望通过奥运会将东伦敦地区转化为高新创业产业的聚集地,打造东伦敦成为英国的创意产业中心。?
英国首相卡梅伦则寄望?2012年之后,奥运会能留下一份厚重的遗产?:不仅复兴伦敦东区,也推动英国经济走向繁荣。没指望奥运赚钱
伦敦奥组委首席执行官保罗?代顿近日表示,伦敦奥运会的目标是收支平衡,并没有指望从中赚钱。
以近93亿英镑的预算投入为前提,伦敦奥运可否达到收支平衡?最容易估算的要数门票收入。据英国《卫报》报道,2012年伦敦奥运会门票价格在20.12英镑至2012英镑之间,一些热门比赛的门票价格远远超过了北京奥运会,比如男子100米决赛门票的最高售价为750英镑。最高的票价出现在开幕式上,为每张2012英镑;其次为闭幕式的1500英镑。
尽管组委会强调,伦敦奥运会90%的门票价格将在100英镑以下,组委会还专门推出了只销售给年轻人的每张20英镑的低价票,但比赛现场最好位置的门票价格还是高得惊人。英国《卫报》特意提醒热情购买男子?百米大战?门票的英国百姓:?你们将为这场比赛付出每秒75英镑的代价。?
伦敦奥运会赞助商中有多少是中国制造?
赞助与冠名是奥运营销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运用得最多,投资巨大的方法,一般都为大品牌、大企业所用。比如Visa公司就把赞助视为整合营销沟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虽然投资巨大,但回报甚丰。 它赞助过的活动除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外,就连美国十项全能队、NBA梦之队、美国体操联合会等等都不放过,由此可以看出赞助给企业与产品带来的好处。
奥运营销
当然,公司赞助的目的一方面是为接受方提供资助以外,更多的是能从赛事本身得到更多的宣传,而这种宣传效果要远比普通电视广告要好得多。一个人在激动不已的情况下接受一个产品与在电视机前昏昏欲睡的情况下接受一个产品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商家为了要实现这一特定的商业目标,才肯投入巨资。
很多跨国公司也都愿意赞助奥运会活动,从而让自己的品牌获得更大的提升。比如奥林匹克的全球合作商就有博士伦、IBM、 《时代》 、Visa(付款系统)、可口可乐、柯达、松下、施乐等等等。
除了赞助以外,冠名也是个不错的方式,比如曾经争取冠名权的就有雅芳、尼桑、宝马、麦当劳等等,它们都从冠名的过程当中,获得了相当的好处。
2008年奥运会预计在2003年1月开始实施共同市场开发计划,预期10家国际企业集团将成为组委会合作伙伴,10~15家企业集团将成为组委会的赞助商。到时具体竞争情况如何,我们只有试目以待了。 奥运期间,电视、广播、报纸等各大媒体都将成为焦点,也将成为商家与产品竞争的真正舞台,如何能在这方面前瞻性的进行投入,也必将成为致胜的关键所在。
这一点从申奥过程中就有了很大的体现。单是央视连续14小时的申奥直播收视率一直稳定在70%,申奥成功后收视率一度攀升到88%的创纪录数字,与央视联盟的海尔集团的手机广告被反复播放,这一连串的数字不能不让各商家垂涎。
另外,各种户外媒体也将成为竞争的注意点,如何能在奥运期间,让品牌能在各个角落形成一个统一鲜明的视觉系统,商家从现在开始计划与打算,其实并不算为时过早。 真正的奥运营销与品牌精品打造过程,除了赛事本身以外,在前期如何能借用奥运资源,结合自己的产品创造出一种“本土奥运文化”,也很重要。
这一点从美国柯达公司借日本长野办1988年冬奥会之机,一举攻进被富士公司垄断的日本胶卷市场这一案例,就能给各商家以很大的鼓舞。事实上,柯达公司在这之前是经过了长时间精心准备与筹划的,而并不是奥运赛时时的突发奇想,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
比如我们的商家,完全可以在奥运之前,创造一些本土的奥运文化,从而为奥运期间的成功突破打下基础。
例如某一产品或商家,完全可以就此想很多办法,进行连续的品牌打造工作。比如可以结合申奥纪念日举办各种纪念与庆祝活动,一方面与消费者互动,另一方面畅导一种文化或精神,并进行广泛传播,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为什么说举办奥运会会赚钱?
4年一度的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的盛典,也是企业竞相争夺的商机。据伦敦奥组委官方网站公布,这届奥运会赞助商分三个层次,分别是合作伙伴、赞助商和供应商(级别逐渐下降),而顶级赞助商(合作伙伴)有11个,分别是可口可乐、宏碁、法国源讯公司、陶氏化学公司、通用电气、麦当劳、欧米茄、松下、宝洁、三星和维萨。对此,有专家称,“中国企业的大面积撤退与业绩并无太大关联,而是中短期的营销目标及长期的市场战略所决定的理性选择。”
其实,在伦敦奥运会在赞助名单上也有中国企业,如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晶石”)就是这28家官方供应商之一。“水晶石”公司负责人称,我们在2009年就顺利与伦敦奥运会签约,为伦敦奥运会提供数字图像服务,如开幕式及所有仪式的数字内容、体育演示、宣传影片、场馆设计可视化以及吉祥物的推广等。
他还说:“目前,水晶石已经在伦敦正式设立分公司,在服务伦敦奥运会的同时,继续拓展自己的国际业务。”另外,红双喜也以器材供应商的身份为伦敦奥运会乒乓球赛提供球桌,铺设专用场地等等。
200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企业几乎包揽了12个顶级供应商,而这届却全线撤退,强大的反差,让不少国人感到非常诧异。对此,有专家称:“国际奥委会一次调查结果显示,80%的奥运会赞助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有的甚至没有任何效果。所以中国企业的撤退并非实力不济,而是‘理性’的决断”。
他还说:“对于那些奥运营销效果不理想的企业而言,其投入的大量营销费用带来的收益很可能并不多,且会拖累公司业绩。比如,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当时取得赞助权的企业有200多家,但只有25%企业回收了成本,其余大部分企业只获得了很少的短期效益。在这届伦敦奥运会赞助商的竞选中,国外众多大企业有理性的放弃了竞标,如麦当劳就曾表示,经过仔细测算后,觉得过高的赞助费很难得到应有的回报,所以几乎退出奥运TOP赞助商的行列。”
不过,虽然中国企业未能入选合作伙伴行列,但中国企业仍广泛参与到本届奥运会中。伦敦奥组委官曾发布消息称,“伦敦奥运会共有约7万份直接合同以及由此带来的供应链,总共可能产生出7.5万个商业投资机会,带来80亿美元的商机,而这其中最醒目的字眼就是‘中国制造’。”
英国《每日邮报》对“中国制造”发表评论,称“在伦敦奥运官方网站上的194种奥运产品其中90%都是海外制造。尽管遭到很多英国中小企业的反对,但仍有近三分之二的商品在中国生产,此外,9%为土耳其生产,4%为菲律宾制造。”
除了制造业分享伦敦奥运会的一杯羹外,我国体育产业也采取了“曲线救国”战略,通过赞助各国代表团和运动员的方式出现在伦敦奥运会赛场上。如李宁就赞助了中国代表团多个优势项目队员比赛时的队服,分别是乒乓球队、羽毛球队、体操队、跳水队和射击队;安踏则是中国代表团领奖服的赞助商;匹克为新西兰、斯洛文尼亚、阿尔及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塞浦路斯7支奥运代表团队员提供领奖服;鸿星尔克选择为南非、伊朗、乌兹别克斯坦代表团队员提供比赛服装。
举办奥运会会赚钱是因为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开始,不少国家凭借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使奥运会实现盈利。主要有以下赚钱渠道:
1、转播权销售收入?
出售转播权是奥运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在2004年悉尼奥运会以前,转播权收入的60%分配给国际奥委会。为了使更多经费用于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収展,国际奥委会决定2004年后只收取转播权收入的49%,加之不断上涨的转播权售价,奥运会主办国分得的实际数额呈增加趋势。?
2、商业赞助收入?
自1985年起,国际奥委会将赞助商分为三大类,并将每类授予相应范围的经营权。其中包括:
(1)TOP赞助商。1985年国际奥委会与瑞士国际体育娱乐和休闲集团签订TOP赞助商计划,赞助底价为400万美元,参与合作包括可口可乐等全球35家企业。?
(2)官斱赞助商。每届奥组委可以在本国征集官斱赞助商,收入同样需在国际奥委会与奥组委之间进行分配。?
(3)官斱供应商。奥组委可以征集官斱供应商,允许其产品使用奥林匹兊标识,主要用于通讯设备、装饰品、衣帽服饰领域,商家需将其产品营业额的10-15%上交奥组委。?
3、衍生品收入?
自1920年安特卫昔奥运会首次发行纪念邮票、1951年赫尔辛基奥运会首次发行奥运纪念币以来,历届奥运会都发行奥林匹克纪念币和纪念邮票等周边产品,衍生品逐渐成为奥运会主办国稳定的收入来源。除了邮票和纪念币等主流收藏品之外,一些另类衍生品同样受到收藏者的追捧,例如奥运主题**、奥运手机等。?
4、门票收入?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共售出约800万张门票,实现门票收入4.25亿美元,占总收入的25%。2000年悉尼奥运会门票收入高达6.17亿美元,占总收入的21.78%。
5、建筑投资收入?
国际化赛事对举办城市的建设要求较高,促进了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增长。例如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政府迚行了扩建机场、整修公路、治理汉江、防止公害等工程,以奥运为契机跨入到新关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投资总额达到当年西班牙的GDP总量的5%;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政府重点建设了包括奥森公园、首都机场、北京南站在内的142个项目,迅速提升了城市建设管理和生态环境水平。?
6、旅游产业及相关交通、餐饮收入?
据澳大利亚旅游局统计,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海外游客增加了50万人,新增加的旅游产业为澳大利亚带来了42.7亿美元的收入。?
7、文化传媒收入?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组织了超过25000艺术家与12000项表演的“伦敦2012文化节”,在全英范围内约2000万人参与,其中有300万人参与了付费活动。
- 上一篇:cba北京vs八一_北京八一男篮
- 下一篇:南美足球国家队名单_南美足球国家队